榆中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全省推广,村民参与率超95%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项名为“积分制”的乡村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这一模式已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村民参与率高达95%以上,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榆中县位于兰州市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榆中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以“积分制”为抓手,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的核心是建立一套村民积分评价体系,将村民在村庄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安、文明风尚等方面的表现与积分挂钩。村民可以通过参与村庄建设、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实物或服务,也可以作为评选优秀村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据。
在榆中县,村民对“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据统计,村民参与率已超过95%。这一模式之所以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平公正。积分评价体系公开透明,村民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积分情况,确保了评价的公平公正。
二是激励性强。积分可以兑换实物或服务,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
三是效果显著。通过“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村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四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榆中县的“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后,得到了各地的高度关注,许多地方纷纷借鉴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在推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积分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如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如何将积分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等。针对这些问题,榆中县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
首先,榆中县加强对积分评价体系的监管,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其次,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提高村民的参与度。最后,将积分与村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让积分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总之,榆中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相信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这一模式将为更多乡村带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