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并网发电,助力村民年分红3000元/户

兰州新闻网 阅读:2 2025-05-15 04:50:27 评论: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红古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光伏+设施农业”扶贫项目,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近日,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正式并网发电,预计每户村民年分红可达30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红古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光伏产业的良好条件。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红古区在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将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相结合,打造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该扶贫园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既解决了农业用电问题,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扶贫园的建设过程中,红古区 *** 充分考虑了村民的利益,将光伏发电项目与设施农业相结合,实现了产业扶贫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设施农业大棚的棚顶,既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此外,光伏发电系统还具有清洁、环保、高效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据了解,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占地1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00万千瓦时,可满足周边1000户村民的用电需求。同时,该项目还将带动周边村民参与设施农业种植,提高农业产值。

在扶贫园并网发电仪式上,红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红古区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对于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并网发电后,每户村民每年可分红3000元,有效缓解了村民的经济压力。

为了确保村民分红,红古区 *** 制定了详细的分红方案。分红资金将按照村民在扶贫园中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确保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光伏发电带来的实惠。此外, *** 还将加强对扶贫园的监管,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的成功并网发电,为我国光伏扶贫事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红古区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力度,推动光伏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总之,红古区“光伏+设施农业”扶贫园并网发电,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我国光伏扶贫事业树立了典范。在政策的扶持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红古区的光伏扶贫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兰州新闻网全面呈现兰州地区新闻动态,聚焦国内外热点,打造报、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矩阵,用户覆盖超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