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放河灯活动重启,三千盏非遗莲花灯祈愿生态安康
近日,我国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河畔,一场盛大的“湟水河放河灯”活动再次重启,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此次活动以“三千盏非遗莲花灯祈愿生态安康”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祈愿湟水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湟水河,作为青海省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放河灯,是湟水河流域一项古老的民间习俗,寓意着祈福、感恩和祈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传统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湟水河放河灯活动得以重启,让这一传统习俗焕发出新的生机。
活动现场,三千盏精美的非遗莲花灯在湟水河畔一字排开,每一盏莲花灯都由当地工匠手工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这些莲花灯象征着纯洁、美好和希望,寓意着人们对湟水河生态环境的祈愿。
活动当天,天空湛蓝,阳光明媚。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三千盏莲花灯依次被点亮,瞬间将湟水河畔映照得如同白昼。市民和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为这壮观的景象感叹不已。人们手持莲花灯,沿着湟水河畔缓缓前行,将祝福和祈愿传递给湟水河。
据悉,此次活动的非遗莲花灯制作技艺源于我国青海省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莲花灯以莲花为原型,寓意着纯洁、吉祥和美好。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运用了剪纸、刺绣、编织等多种传统技艺,将莲花灯制作得栩栩如生。
活动现场,还有许多市民和游客自发组织起来,为此次活动献上自己的爱心。他们纷纷捐款捐物,为湟水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此外,活动现场还开展了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摄影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湟水河放河灯活动的重启,不仅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呼吁。在活动现场,人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湟水河永葆生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湟水河畔的夜晚变得更加美丽,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湟水河的生态环境。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湟水河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持续改善,为当地人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