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区废旧农膜回收率高达98%,再生塑料制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膜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废旧农膜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废旧农膜回收率。其中,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在废旧农膜回收和再生塑料制品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废旧农膜回收率高达98%,再生塑料制品远销东南亚市场。
红古区位于兰州市西郊,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膜的使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红古区积极探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红古区加大了废旧农膜回收力度。通过设立回收站点、开展回收活动、提高回收价格等措施,鼓励农民主动回收废旧农膜。同时, *** 部门还加大了对回收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废旧农膜得到有效回收。据统计,红古区废旧农膜回收率已高达98%,有效降低了农膜污染。
其次,红古区积极推动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将回收的废旧农膜进行清洗、粉碎、熔融等处理,生产出再生塑料制品。这些再生塑料制品具有成本低、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等领域。据统计,红古区再生塑料制品年产量达数千吨,远销东南亚市场。
在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和再生塑料制品出口的过程中,红古区还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政策引导。 *** 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和再生塑料制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2. 完善产业链。红古区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3. 强化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
4. 加强国际合作。红古区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和再生塑料制品出口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红古区在废旧农膜回收和再生塑料制品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红古区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和再生塑料制品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