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古-民和共建扶贫产业园,跨省务工享双重补贴助力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适合本地的扶贫之路。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和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共同努力下,红古-民和共建扶贫产业园应运而生,成为两地脱贫攻坚战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跨省务工享双重补贴的政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身到扶贫事业中,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红古-民和共建扶贫产业园位于红古区和民和县交界处,占地面积约500亩,总投资10亿元。产业园以农业为主导,兼顾工业、服务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园建成后,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在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红古区和民和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红古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产业园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民和县则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产业园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两地携手共建,实现了互利共赢。
为了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劳动力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红古-民和共建扶贫产业园推出了跨省务工享双重补贴的政策。该政策规定,凡是在产业园内务工的贫困劳动力,除享受产业园提供的工资待遇外,还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双重补贴。
这一政策吸引了大量跨省务工人员前来产业园就业。据统计,产业园现有员工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占比超过60%。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跨省务工享双重补贴政策,不仅为产业园注入了新鲜血液,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园内,务工人员通过辛勤劳动,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为产业园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产业园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
红古-民和共建扶贫产业园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 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寻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
2. 创新扶贫模式,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劳动力投身扶贫事业,实现自我价值。
4.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助力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总之,红古-民和共建扶贫产业园和跨省务工享双重补贴政策,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