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梨化水”冬至民俗申遗成功,零下20℃软儿梨变身养生热饮,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冬至这一传统节日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日,一项名为“冻梨化水”的冬至民俗成功申遗,吸引了广泛关注。这项古老的习俗,将零下20℃的软儿梨化作养生热饮,不仅为寒冷的冬日带来温暖,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韵味。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有吃汤圆、饺子、年糕等习俗,寓意团圆、美满。而在我国北方地区,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冻梨化水。
冻梨化水,顾名思义,就是将梨子在零下20℃的低温下冷冻,待其自然化水后,再配以红枣、枸杞等养生食材,熬制成一碗热气腾腾的养生热饮。这种独特的制作方法,使得梨子中的营养成分得以充分释放,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等功效。
据传,冻梨化水这一习俗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梨子的姑娘,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梨子姑娘在寒冷的冬日里,看到一位老人冻得瑟瑟发抖,便将自己的梨子割下一部分,用低温冷冻后,熬制成一碗热饮,送给老人。老人喝下后,顿时感到全身暖和,身体康复。从此,冻梨化水这一习俗便流传开来。
如今,冻梨化水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冬至时节的传统习俗。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冻梨化水,以此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祝福。而随着冻梨化水申遗成功,这一古老的习俗更是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冻梨化水的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寒冷的冬日,一碗热气腾腾的冻梨化水,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温暖,更寓意着团圆、美满。在品尝冻梨化水的过程中,人们不禁感叹:这不仅仅是一碗热饮,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冻梨化水在制作过程中,选用的梨子品种也颇具讲究。软儿梨,又称雪花梨,因其皮薄、肉嫩、汁多、味甜而被誉为“梨中之王”。在零下20℃的低温下,软儿梨的口感更加细腻,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因此,软儿梨成为制作冻梨化水的首选食材。
随着冻梨化水申遗成功,这一古老的习俗逐渐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人们纷纷尝试制作冻梨化水,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韵味。同时,冻梨化水也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总之,冻梨化水这一冬至民俗申遗成功,不仅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温暖,更让千年文化韵味得以传承。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